李广将军的资料_李广的资料
1、李广(?-前119),汉族,陇西成纪(今甘肃静宁西南)人,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。
2、汉文帝十四年(前166)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。
(资料图)
3、景帝时,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。
4、武帝即位,召为中央宫卫尉。
5、元光六年(前129),任骁骑将军,领万余骑出雁门(今山西右玉南)击匈奴,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。
6、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,李广佯死,于途中趁隙跃起,奔马返回。
7、后任右北平郡(治平刚县,今内蒙古宁城西南)太守。
8、匈奴畏服,称之为飞将军,数年不敢来犯。
9、元狩四年,漠北之战中,李广任前将军,因迷失道路,未能参战,愤愧自杀。
10、事迹编辑本段2.1 智勇双全 公元前129年,匈奴派兵进犯上谷(治所在今河北怀来东南)。
11、汉武帝派卫青、公孙敖、公孙贺、李广四名将军带领人马分头出击。
12、 在四名将军中,要数李广年纪最大,资格最老。
13、李广在汉文帝时候就做了将军;汉景帝的时候,他跟周亚夫一起平定七国之乱,立过大功;后来,汉景帝又派他去做上郡(治所在今陕西榆林东南)太守。
14、 有一次,匈奴进了上郡,李广带着一百个骑兵去追赶三个匈奴射手,追了几十里地才追上。
15、他射死了其中的两个,把第三个活捉了,正准备回营,远远望见有几千名匈奴骑兵赶了上来。
16、 李广手下的兵士突然碰到那么多匈奴兵,不由得都慌了。
17、李广对他们说:“我们离开大营还有几十里地。
18、如果现在往回跑,匈奴兵追上来,我们就完了。
19、不如干脆停下来,匈奴兵以为咱们是来引诱他们的,一定不敢来攻击我们。
20、” 接着,李广下令前进,在离开匈奴阵地仅仅两里的地方停了下来,命令兵士一齐下马,把马鞍全卸下来,就地休息。
21、 兵士们都发急了,说:“匈奴兵马这么多,又这么近,要是他们打过来,怎么办?” 李广说:“我们这样做,表示不走,使敌人相信我们是诱骗他们的。
22、” 匈奴的将领看到李广这样布置,真的有点害怕。
23、他们远远地观察汉军动静,不敢上来。
24、 这时候,匈奴阵地上有一个骑白马的将军,走出来巡视队伍。
25、李广突然带着十几名骑兵翻身上马,飞驰过去,一箭把他射死。
26、然后再回到自己队伍,下马躺在地上休息。
27、 匈奴兵越看越怀疑。
28、天黑下来,他们认定汉军一定有埋伏,怕汉军半夜袭击他们,就连夜全部逃回去。
29、到了天亮,李广一瞧,山上已没匈奴兵,才带着一百多名骑兵安然回到大营。
30、2.2 死里逃生 一回,汉武帝派了四路人马去抵抗匈奴。
31、匈奴的军臣单于探明了汉兵的情况,知道四名将军中最难对付的是李广,就把大部分兵力集中在雁门,沿路布置好埋伏,命令部下活捉李广。
32、匈奴兵多势盛,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,李广的人马被打散,李广自己也受了伤,被匈奴兵俘虏。
33、 匈奴兵看李广受了重伤,把他放在用绳子络成的吊床里,用两匹马驮着,送到单于的大营去。
34、 李广躺在那张吊床上动也不动,真的像死了似的。
35、大约走了十几里地,他偷偷地瞅准旁边一个匈奴兵骑的一匹好马,使劲一挣扎,猛地跳上马,夺了弓箭,把那匈奴兵推下马去,调过马头拼命往南飞奔。
36、 匈奴派了几百名骑兵追赶。
37、李广一面使劲夹住马肚子,催马快跑,一面回转身来,拈弓搭箭,一连射死了几个追在前面的匈奴兵。
38、匈奴兵眼看赶不上李广,只好瞪着白眼让他跑了。
39、 李广虽然脱了险。
40、但是因为他损兵折将,被判了死罪。
41、汉朝有一条规矩,罪人可以拿钱赎罪。
42、李广缴了一笔钱,总算赎了罪,回家做了平民。
43、 过了不久,匈奴又在边境骚扰,汉武帝重新起用李广,担任右北平(郡名,治所在今辽宁凌源西南)太守。
44、 多少年来,李广一直在北方防守。
45、因为李广行动快,箭法精,忽来忽去,叫人摸不准他的路子。
46、所以匈奴人给他起一个外号叫“飞将军”。
47、李广做了右北平太守,匈奴人害怕飞将军,不敢进犯。
48、2.3 射虎传奇 右北平一带没有匈奴兵进犯,可是常有老虎出来伤害人。
49、李广只要听说哪儿有老虎,总亲自去射杀。
50、老虎碰见他,没有不给射死的。
51、 据说,有一次,李广回来晚了,天色朦胧,他和随从一面走,一面提防着老虎,忽然瞧见前面山脚下草丛里蹲着一只斑斓猛虎。
52、他连忙拿起弓箭,使尽全力射了过去。
53、凭他百发百中的箭法,自然射中了。
54、 手下的兵士见他射中老虎,拿着刀枪跑上去捉虎。
55、他们走近一瞧,全楞了,原来中箭的不是老虎,竟是一块大石头,而且这支箭陷得很深,几个人想去拔也拔不出来。
56、大伙儿真是又惊奇,又佩服。
57、 李广过去一看,自己也纳闷起来,石头怎么能射得进去呢?他回到原来的地方,对准那块石头又射了几箭,箭碰到石头,只迸出火星儿,却再也射不进去了。
58、但就是凭这一箭,人们都传说飞将军李广的箭能射穿石头。
59、 李广的一生,大都投入了抗击匈奴的事业。
60、他身经大小七十几次战斗,由于他英勇善战,成为匈奴贵族心目中可怕的劲敌。
61、但是李广在他一生的战斗中常常遭到意外的挫折。
62、倒是两个新提拔起来的青年将军——卫青和霍去病,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立了出色的战功。
63、2.4 其他的事迹与战功 汉文帝十四年(前166年),匈奴大举入侵边关,李广以良家子弟从军抗击匈奴。
64、因善于用箭,杀死和俘虏了众多敌人,升为郎中,以骑士侍卫皇帝。
65、多次跟随文帝射猎,格杀猛兽,文帝曾慨叹:“惜乎,子不遇时!如令子当高帝时,万户侯岂足道哉!”(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) 汉景帝即位后,李广为陇西都尉,不久升为骑郎将。
66、吴楚七国之乱时,李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抗击吴楚叛军。
67、因夺取叛军帅旗由此在昌邑城下立功显名。
68、虽有功,但由于李广接受了梁王私自授给他的将军印,回朝后,没得到封赏。
69、 诸王叛乱平定后,李广任上谷太守,匈奴日以合战。
70、典属国公孙昆邪上书:“李广才气,天下无双,自负其能,数与虏敌战,恐亡之。
71、”(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)于是被任为上郡太守。
72、后李广又在陇西、北地、雁门、代郡、云中等地做太守,以打硬仗而闻名。
73、 匈奴入侵上郡(郡治肤施,今陕西榆林东南鱼河堡),景帝派一个宠信宦官同李广一起统率和训练军队抗击匈奴。
74、一次宦官带几十个骑兵出猎,路遇三名匈奴人骑士,与其交战,结果,匈奴人射杀了所有随从卫士,还射伤宦官,宦官慌忙逃回报告给李广。
75、李广认定三人是匈奴的射雕手,于是亲率百名骑兵追赶三名匈奴射雕手。
76、 匈奴射雕手因无马而步行,几十里后被追上,李广命令骑兵张开左右两翼,自己亲自射杀二名匈奴射雕手,生擒一名。
77、刚把俘虏缚上马往回走,匈奴数千骑兵赶来,见到李广的军队,以为是汉军诱敌的疑兵,都大吃一惊,立刻上山摆开阵势。
78、李广的一百名骑兵,也十分害怕,都想掉转马头往回奔。
79、李广说:“吾去大军数十里,今如此以百骑走,匈奴追射我立尽。
80、今我留,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,必不敢击我。
81、”(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)李广命令所有的骑兵说前进,一直走到离匈奴阵地不到二里多路的地方才停了下来。
82、李广又下令道:“皆下马解鞍!”(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)他手下的骑兵说:“虏多且近,即有急,奈何?”(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)李广说:“彼虏以我为走,今皆解鞍以示不走,用坚其意。
83、”(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)匈奴骑兵果真不敢冒攻。
84、这时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。
85、李广骑上马,带十几个骑兵,射杀白马将,然后重回到他的队里,卸下了马鞍。
86、他命士兵都放开马匹,睡卧地上。
87、这时天色已晚,匈奴兵始终觉得他们可疑,不敢前来攻击。
88、半夜时分,匈奴以为汉军在附近有伏兵,想乘夜袭击他们,便引兵而去。
89、第二天一早,李广回到了部队。
90、但“大军不知广所之,故弗从。
91、”身为主将冒然追击而不通知大军,此不可取。
92、 公元前140年,汉武帝即位,众臣认为李广是名勇将,武帝于是调任李广任未央宫的卫尉。
93、这时程不识也任长乐宫卫尉,他俩从前都以边郡太守的身份统帅军队,却有截然不同的带兵方法。
94、程不识曰:“李广军极简易,然虏卒犯之,无以禁也;而其士卒亦佚乐,咸乐为之死。
95、我军虽烦扰,然虏亦不得犯我。
96、”士兵人人自便,晚上不打更巡逻自卫,但如果匈奴进攻,大军没办法抵挡。
97、程不识则以严格治军而闻名,他注重部队的编制,队列和阵式。
98、晚上敲刁斗巡逻,军中事务繁琐,却不怕匈奴进犯。
99、可是士兵却苦于程不识之严,都喜欢跟随李广作战,这是程不识对老战友李广委婉的批评。
100、程不识景帝时因数次直谏而被任为太中大夫,为人清廉,谨于文法。
101、 汉武帝三年(前133年),汉用马邑城(今山西朔县)诱匈奴单于入塞。
102、派大军埋伏在附近的山谷中,李广担任骁骑将军,受护军将军韩安国节制。
103、单于发觉这种情况,引兵离去。
104、 四年后,李广率军出雁门关,被成倍的匈奴大军包围,李广终因寡不敌众而受伤被俘。
105、匈奴单于久仰李广威名,命令手下:“得李广必生致之”(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)匈奴骑兵便把当时受伤得病的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,让他躺在用绳子结成的网袋里。
106、走了十多里路,李广装死,斜眼瞧见他旁边有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,李广突然一跃,跳上匈奴少年的战马,把少年推下马,摘下他的弓箭,策马扬鞭向南奔驰,匈奴骑兵数百人紧紧追赶。
107、李广边跑边射杀追兵,终于逃脱,收集余部回到了京师。
108、汉朝廷把李广交给法官,法官判李广部队死伤人马众多,自己又被匈奴活捉,应当斩首,后用钱赎罪,成为平民。
109、这正是匈奴称其为“飞将军”的由来。
110、 李广在家闲居期间,常与颍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到蓝田南山中射猎。
111、曾有一次在夜间带着一个随从骑马外出,跟别人在乡间饮酒。
112、归来时路过霸陵亭,霸陵亭尉喝醉了酒上前呵斥李广不让通行。
113、李广的随骑说:“这是前任的李将军。
114、”亭尉说:“就是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间通过,何况是前任将军!”于是就扣留了李广等人,留宿霸陵亭下。
115、过了不久,匈奴攻人辽西,击败了韩安国的军队。
116、于是皇帝召李广,封他为右北平太守。
117、李广随即请求武帝,准许派遣霸陵亭尉一同前去。
118、到了军中李广就把亭尉杀了,然后向皇帝上书谢罪。
119、皇帝回报说:“将军,是国家的爪牙。
120、《司马法》讲:登车不抚车前横木以礼敬人,遇到丧事不根据亲疏关系穿规定的丧服,振兵兴师去征伐不顺服的人,出征时,要统率三军之心,协同战士之力,这样才能做到一怒千里惊惧,威振则万物归顺,是以名声显露于夷貉,神威使邻国畏惧。
121、报仇除害这是我期望于将军的,您若叩头请罪,这岂是我所指望的!”看来皇帝并没有因此而责备李广,倒欣赏他的这种做法。
122、但这件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李广心胸的狭窄。
123、 李广任右北平太守后,匈奴畏惧,避之,数年不敢入侵右北平。
124、 李广出猎,看到草丛中的一块石头,以为是老虎,张弓而射,一射箭去把整个箭头都射进了石头里。
125、仔细看去,原来是石头,再射,就怎么也射不进石头里去了。
126、李广一听说哪儿出现老虎,他就常常要亲自去射杀,居守右北平时一次射虎,恶虎扑伤了李广,李广带伤也终竟射死了这只虎。
127、 李广为将廉洁,常把自己的赏赐分给部下,与士兵同吃同饮。
128、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禄二千石的官,家里没有多少多余的财物,始终不谈购置家产的事,深得官兵爱戴。
129、李广身材高大,臂长如猿,有善射天赋,他的子孙和他人李广学射箭,但都不及李广。
130、李广不善言辞,与人闭居时亦以射箭来赌酒为乐,一生都以射箭为消遣。
131、李广爱兵如子,凡事能身先士卒。
132、行军遇到缺水断食之时,见水,见食,士兵不全喝到水,他不近水边;士兵不全吃遍,他不尝饭食。
133、对士兵宽缓不苛,这就使得士兵甘愿为他出死力。
134、李广射杀敌人时,要求自己箭无虚发,所以非在数十步之内不射,常常是箭一离弦,敌人应声而亡。
135、也由此多次被敌人围追,射猛兽时也由于距离太近而几次受伤,但李广从不畏惧。
136、 不久,郎中令石建死,李广被任命为郎中令。
137、元朔六年(公元前123年),李广再为后将军,跟从大将军卫青的军队出定襄,击匈奴。
138、诸将大多因立功而被封侯,而李广军无功而还。
139、 公元前121年,李广以郎中令身份率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塞,与博望侯张骞的部队一起出征匈奴。
140、李广部队前进了数百里,突然被匈奴左贤王带领的四万名骑兵包围。
141、李广的士兵们都非常害怕,李广就派自己的儿子李敢先入敌阵探察敌情。
142、李敢率几十名骑兵,冲人敌阵,直贯匈奴的重围,抄出敌人的两翼而回。
143、回来后向李广报告说:“匈奴兵很容易对付。
144、”李广的军士听了才安定下来。
145、李广布成圆形阵势面向四外抗敌。
146、匈奴猛攻汉军,箭如雨下,汉兵死伤过半,箭也快射光了。
147、李广就命令士兵把弓拉满,不要发射,他手持强弩“大黄”射杀匈奴裨(副)将多人,匈奴兵将大为惊恐,渐渐散开。
148、这时天色已晚,汉官兵都吓得面无人色,但李广却意气自如,更加致力于整饬军队。
149、军中官兵从此都非常佩服李广的勇气。
150、第二天,他又和敌兵奋战,这时博望侯张骞的救兵才赶到,解了匈奴之围。
151、李广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,李广功过相抵,没有得到赏赐。
152、博望侯张骞延误行程,当斩,后用钱赎罪,成为平民。
153、 李广前后与匈奴作战四十多年,却始终得不到封侯,当年同他一起为郎中的堂弟李蔡,人品才能不及中等,名声也远在李广之下,却连连得封,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,后封为乐安侯,元狩二年中,代公孙弘为丞相。
154、李广的许多部下也被封侯,而李广却未得爵邑,官职也没有超过九卿。
155、一次李广与望气算命的王朔交谈,说:“自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,而诸部校尉以下,才能不及中人,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,而广不为后人,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,何也?岂吾相不当侯邪?且固命也?”(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)王朔说:“将军想想难道做过什么可悔恨的事情么?”李广想想说:“我为陇西太守时,羌族人造反,我诱降了他们之后却又杀死了他们。
156、至今最大的悔恨只有这事。
157、王朔说:“罪过没有比杀已降的人更大了。
158、这就是你不得封的原因了。
159、” 元狩四年(前119年),大将军卫青与骠骑将军霍去病深入漠北打击匈奴。
160、李广多次请求随军出征,武帝认为他年老未被启用。
161、直到元狩六年才被任命为前将军,随卫青出征。
162、出塞,卫青得知单于的驻扎地,卫青决定自率精锐部队与刚失去了侯位的好友公孙敖一同袭击单于,希望能够立功。
163、而命前将军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从东路出击。
164、东路道迂回且远,水草极少,不利于行军。
165、李广亲自请求为先锋,说:“臣部为前将军,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,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,今乃一得当单于,臣愿居前,先死单于。
166、”(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)可是卫青曾暗中受到武帝的嘱咐,认为李广年老又命数不好,不要让他与单于正面对阵。
167、李广坚决拒绝调动。
168、卫青不接受他的请求,命令长史下道文书,让李广赶快到所在部队去,照文书说的办。
169、李广没有向卫青告辞就动身了,内心极其恼怒地回到营中,领兵与右将军会合,从东路出发。
170、部队因无向导,迷失了道路,落在大将军后面,耽误了约定的军期。
171、漠北之战,李广赵食其战时不曾赶到,“见单于兵陈而待”,卫青当机立断,创造性地运用车骑协同的新战术,命令部队以武刚车“自环为营”,以防止匈奴骑兵的突然袭击,而令5000骑兵出击匈奴。
172、伊稚斜单于乃以万骑迎战。
173、此战汉军追击200余里,俘斩敌军1.9万余名,但伊稚斜单于“视汉兵多面士马尚强,战而匈奴不利”,遂趁夜幕降临,跨上一匹善于奔跑的精骑,率领数百壮骑杀出重围向西北方向逃去。
174、 回师后,卫青派长史拿了干粮酒食送给李广,顺便问起李广等迷路的情况。
175、李广不予回答,卫青又派长史紧催李广的幕府人员前去听候审问。
176、李广说:“诸校尉无罪,乃我自失道。
177、吾今自上簿。
178、”(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) 李广回到军部,对他的部下说:“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,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,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,而又迷失道,岂非天哉!且广年六十余矣,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。
179、”(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)言毕引拔刀自刎。
180、李广部下军士大夫一军皆哭。
181、百姓闻之,无论认识与不认识他的,无论老者青年,皆为之流泪。
182、一代名将,就这样陨落了。
183、 李广有子三人,长子李当户早死,有遗腹子李陵。
184、次子李椒为代郡太守,也先于李广而死。
185、幼子李敢常随军出征,李广死时,李敢正跟随骠骑将军霍去病征战。
186、李广死第二年,李蔡因罪自杀。
187、李敢以校尉身份随霍去病击左贤王,力战,夺左贤王鼓旗,斩首甚多,被赐爵关内侯,食邑二百户,代李广为郎中令。
188、不久,怀恨其父李广之死而击伤大将军卫青,卫青却没有声张。
189、后李敢至上雍,到甘泉宫狩猎,被骠骑将军霍去病射杀。
190、当时霍去病正被武帝所宠,武帝辨说:“鹿触杀之”,(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)。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